top of page

提到少数民族彝族,公众对于他们大多的刻板印象是和不同的长相,落后的经济条件,封建习俗等。我们常常会普遍地认为,彝族人都是干瘦的身材和黝黑的脸庞,以农业为主的社会迫使他们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受教育程度低下等等。不可否认的是,其中部分偏见对于彝族来说的确是事实,但在如今社会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下,彝族并没有落后太多于整体的社会发展进程。至少彝族目前的社会并不完全是大众刻板印象所想的那样。

 

教育方面

公众所认为的都是彝族人基本都没读过书,甚至不认识字。这个偏见也许是大众对落后山区彝族的大部分印象,在上世纪的时,由于在凉山州彝族的经济发展十分落后,教育资源贫乏,以及很多对彝族的新闻报道都以扶贫为主。且人们对于这个民族的了解仅限于书本上简短的介绍,导致了所有彝族人都受教育程度低下贫穷的刻板印象的产生,乃至延续至今。然而事实上,在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下,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让如今每个彝族孩子都有了受教育的机会,且凉山州地区少数民族受教育程度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因此,在西昌市等大部分彝族的主要所在地,人们的文化程度相较于上世纪也普遍得到了提高。如今公众必然会惊异于彝族在义务教育普及之后,短短的时间内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公众人物,甚至其中有些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例如中国内地女歌手吉克隽逸,她付出了许多努力来追求自己的梦想,最终站上了成功的舞台。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像她一样优秀的彝族人物在各行各业发展。在彝族人发展自己的同时,彝族的文化也和其中的每一个个体紧密结合,相得益彰。得益于彝族渊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和丰富多彩的历史,彝族画家耍惹石主通过从自己的民族中汲取灵感来进行艺术创作。他把极高的艺术天赋和民族瑰宝相结合创作出一幅幅摄人心魄的宏伟作品。他的一位老师评价,从耍惹石主的油画里,不仅仅看到了他的童年、他的民族,甚至能从这些色块、线条中,闻到大凉山的气味。

 

服饰方面

除了文化教育方面,大众对于彝族人平时的穿着也有着一定的误解。大部分人仍认为在日常服饰的选择中彝族人会一直坚持身着复杂繁琐的传统服饰,毕竟在许多影视作品及社交媒体的视频中彝族人普遍都是如此的打扮。然而事实上,彝族人在过去的确习惯于穿着传统民族服饰,但在彝族自治州所位于的城市西昌,大部分市民的衣着和普通人一样。就连在大部分彝族村落中,大家也都是身着常服,只有一些年长的老人仍保持穿着民族服饰的习惯。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彝族人对于传统文化的遗失,对于注重仪式感的彝族人来说,每逢彝族传统节日,人们仍会按照祖辈流传的方式来进行庆祝。例如火把节,婚丧嫁娶时,人们还会穿戴民族服饰庆祝。每逢佳节时,在凉山各地区仍旧能看到彝族服饰那道亮丽的风景线。

治安方面

在上世纪信息交流的不发达,交通困难的情况下,外界对彝族产生了很大的误解。而如今,许多人对彝族的了解仍停留在上世纪。但实际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彝族社会早已天翻地覆。就实际而言,上世纪的凉山州彝族自治区及云南自治区等治安落后,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导致了少数民族普遍贫穷,以至于人们在新闻上常常看到关于发生在彝族地区的抢劫等犯罪案件报道,这也就造成了大家的误解及仍存留至今的彝族治安混乱的刻板印象。不过相较于十几年前,现在的所有彝族自治区已经形成了完善成熟的治安系统,地区的治安活动在正规的监督下也一直持续进行。以前因为治安不稳定,或许公众认为人们不会再彝族自治区的夜晚出行。然而现在的彝族自治区之一,西昌市的夜晚灯火通明,市民可以尽情享受夜生活,也可以在晚饭后迎着路灯顺着河边散步消食。在整体经济的带动下,西昌的夜市也总是在夜晚迎来最热闹的一个时段,小商小贩从买卖手工饰品到吆喝传统的民族美食,不仅事本地人,外地游客也能体验到彝族各个方面的文化。

 

民俗方面

不过外地游客不仅仅能在夜市体验到彝族美食,在这背后更能让外地人感受到彝族热情好客的民族传统。或许在公众的传统印象里,作为少数民族的彝族对外来者排斥,日夜忙于耕作,贫困使他们的脸庞充满愁苦。然而实际上,在这个以酒为贵的民族待客之道中,不难看出他们热情好客,待人诚恳热情的淳朴民族风俗。彝族谚语说:“汉人贵在茶,彝人贵在酒。”可见彝家斟酒待客就如同汉族同胞捧茶待客一样普遍。彝族谚语还说:“饮酒不用菜”,“有酒便是宴,无酒杀猪打羊不成席。”可见他们对酒的重视程度。彝族的史料中有记载,每当有客人来,彝族人都会拿出自家酿造的酒来招待。

 

文化方面

除了民族风俗的刻板印象之外,外界对彝族的传统文化似乎也有这一定程度的误解。因为大众从影视纪录片,音乐歌曲或者摄影作品中所了解到关于彝族的文化,总是以沉闷悲苦为主色调。印象中的彝族似乎就是西南红土高原的颜色,灰扑扑的令人感到压抑。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彝族有着一个名为火把节的传统节日,充分展现了彝族文化的色调。每逢火把节,彝族人民会燃起篝火,穿上多彩的传统民族服饰,围着篝火载歌载舞,表达对于火的崇拜,祈求丰年向往光明。这样一个生机勃勃,充满生命力的民族怎会把生活过得压抑沉闷?明快的节拍伴随着充满力量的舞蹈,和跃动的火焰交融。其背后展现的是彝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民族文化。平日里,村落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发现彝族人民对于生活的热爱。走在村间的小道上,你可以看见彝族老人边走边吹响或演奏传统乐器,翻飞的五指见流落出的旋律诉说着对生活的热爱。

 

如此安稳平静的日常生活也离不开对年轻一代的优质教育。说到云南这种西南部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可能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会联想到流窜的毒贩和泛滥的毒品。彝族所在的凉山,楚雄等地也不例外。虽然说上世纪在禁毒教育还未完全普及的情况下,这些地区确实是毒品交易的温床。但是在政府的禁毒活动和学校禁毒教育的普及之后,毒品的治理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现在,彝族的青年一代早已和对毒品危害有深入了解,当地政府也一直在向大众持续地普及禁毒知识。

 

 您有什么问题或想成为我们组织的一员吗?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want to become a member of our organization? Feel free to contact us .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百日红西路398号62500307

 398 Bairihong West Road, Jinjiang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2500307, China

bottom of page